贸易战打响?特朗普政府真实意图让市场措手不及!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席卷全球,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乃至欧盟,无一幸免,投资者屏息以待,金融市场骤然紧绷,隐隐透出全面贸易战的火药味。华尔街对此分歧巨大——高盛淡然认为冲击可控,而德意志银行却警告,此次成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猛烈的贸易冲击,甚至可能超越1971年的尼克森冲击和1985年的广场协议。接下来的市场走向,究竟是惊涛骇浪,还是虚惊一场?
一、华尔街的分歧
1.乐观派
高盛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认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会持续太久,尤其是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因为白宫已经设定了取消的条件,未来仍有可能调整,且即便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也不会太大。
据高盛估算,就算美国对部分国家的关税维持在25%,整体税率的增长幅度仍然有限,只会让核心物价上涨0.7%,GDP下降0.4%,冲击并不严重。而高盛策略师柯斯汀(David Kostin)也指出,股市虽可能在短期内下跌5%,但整体经济状况依然稳固,长期来看影响不大。
高盛之所以乐观的理由其一,是以特朗普政府过往的决策模式来看,白宫一般都会在经济压力增大前及时做出调整。其二,是他们预测,这轮提高的关税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成为美国经济的长期障碍。(worldjournal)
2.悲观派
相较之下,德银的分析显得情况悲观且严峻。德银首席外汇策略师沙拉维洛斯(George Saravelos)警告,此次关税战的规模前所未有地大,影响范围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所有贸易行动的五倍。
该政策中调整的关税覆盖美国44%的进口商品,涉及贸易总额高达1.2兆美元,远超1985年广场协议时期的8600亿美元。相比1971年的尼克森冲击,此次的影响可能更大。最大的不同在于,该行动完全是美国单方面决定的,没有与其他国家协,各国难以形成统一的应对策略,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
如果这轮关税措施持续三个月以上,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会陷入经济衰退,甚至比英国脱欧带来的冲击还要严重。通货膨胀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市场可能需要重新评估通膨风险溢价,10年期美债的实际利率或将突破2.5%,导致借贷成本上升,使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更加困难。
若引起关税战,其规模和强度将超乎市场预期,不仅影响企业投资和供应链,还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worldjournal)
二、贸易战是否成为财政工具?
据《国会预算案应急条款》,关税收入可以直接进入联邦账户,无需经过国会批准。因此,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并非只是贸易战的工具,而是绕过国会政治僵局,筹措财政资金的手段。
按照这一逻辑,新关税预计每年可为白宫带来约9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不仅能部分抵销军费增长,还能成为白宫规避国会干预的重要工具。若此分析成立,特朗普政府或许会有意维持关税政策更长时间,甚至将其作为2024财年预算谈判的筹码。无疑会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使投资者更难预测政策走向。
三、投资者如何应对?
关税战持续升级,市场虽然有所准备,但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当前美股短期回调的风险正在上升,投资者风险敞口较高,美股短期内会下跌5%至10%。不过,高盛的观点较为温和,认为许多企业仍有足够的定价能力,股市的反应可能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剧烈。
与此同时,科技股正面临更大的冲击。因为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行业更依赖全球供应链,贸易战恐影响其核心业务,导致股价下跌。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调整供应链。接下来的财报季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投资者会期望从企业的财报和电话会议中找到更多关于应对策略的信息,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
四、市场不确定性高企
尽管1月美股上涨2.7%,但市场对通胀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市场波动加剧的担忧正在加深。高盛与德意志银行的分歧同样凸显了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持续性、经济影响和政府策略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从投资角度来看,市场对这场贸易战的最终走向尚无定论。如果关税只是短期策略,市场可能在经历短暂波动后迅速回稳。但如果政策持续更长时间,全球经济将面临更深远的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利润率和投资决策都可能受到系统性冲击。投资者只能密切关注白宫的行动,以及市场重新评估风险。
然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华尔街内部的分歧已经成为市场波动的催化剂,使未来数月充满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