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4 日,美国邮政服务(USPS)无预警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一夜之间,不少跨境电商卖家陷入混乱,焦急寻找替代物流方案。然而,仅仅一天后 USPS 又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包裹,但依旧没给出任何理由。
政策的急转弯,让人不禁怀疑这究竟是短期的技术调整,还是美国政府对跨境贸易的新一轮打压?
1. 暂停接收中国包裹的缘由
USPS 无预警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所有包裹。在美运营的中国卖家纷纷陷入订单无法寄送、物流渠道受限的焦虑,消费者则开始担忧自己的订单是否还能顺利到达。即便USPS 已恢复接收,如此剧烈的政策反复,也让卖家如坐针毡。可以见得,美国的跨境物流政策正变得越发难以预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USPS 的波动与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新关税政策有关。2025 年初,美国正式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额外关税,并取消了原本适用于 800 美元以下商品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De Minimis 规则)。一旦新政全面落地,所有进口商品都必须缴税。而小额包裹数量庞大,将大幅增加美国海关的处理压力。
如果包裹无法快速清关,美国邮政会面临大量积压,整体运营受到影响。因此,USPS原先可能计划短暂暂停接收包裹,评估清关能力或调整操作流程。
不过,由于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量卖家和消费者的不满,USPS可能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恢复包裹接收。但可以预见,未来清关速度可能会放缓,物流成本也会上涨。
(reuters.com)
2. 跨境电商卖家的应对策略
(1)学会寻找替代方案
面对 USPS 的不稳定性,卖家应随时准备好备用的物流渠道,以确保订单顺利履约,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影响。对销量稳定的企业来说,使用海外仓或自租当地仓库是更稳妥的选择,不仅能规避国际物流的不确定性,还能提升配送效率,优化买家体验。而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考虑成本、时效、稳定性和买家体验,尽量避免完全依赖单一物流渠道,降低风险。
(21jingji.com)
(2)消费者购物习惯变化
由于物流的不稳定性和成本上升,部分消费者或许会减少在海外平台上的购物频率,转而选择本土电商,避免长时间等待和额外的运费负担。不过,更高的关税和运输成本,也可能让消费者减少零散的小额购买,转向一次性购买更高价值的商品,降低整体支出。
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单靠价格竞争已难以维持在美国的市场优势,必须优化品牌形象、提升用户体验和提供更可靠的服务来增强客户忠诚度,才能避免流失核心消费群体。
3. 未来展望:跨境电商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1)USPS 是否还会再次暂停接收包裹?
尽管 USPS 已经恢复接收中国包裹,但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再次调整政策。考虑到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进一步收紧,以及 USPS 在运营和成本压力下会采取的措施,卖家需要时刻关注 USPS 的最新公告,避免因突发政策变化而陷入困境。
(2)其他物流公司的跟进情况
目前,FedEx、UPS 等主要物流公司尚未对中国包裹发布类似的暂停政策,但在新关税规则下,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可能上升,导致运费上涨。可以确定的是,清关政策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物流时效,卖家需要定期与物流合作伙伴沟通,了解最新的价格调整和服务变动,确保物流成本仍在可控范围内。
(3)跨境电商如何保持竞争力?
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卖家必须采取更灵活的市场策略,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
若是重心仍留在美国,最有效的做法是采用本地化运营,在美国设立仓库或配送中心,减少国际物流带来的不稳定性,提高订单履约效率。然而,要分散市场风险,卖家也可以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或欧洲等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机会。未来,品牌化营销才是突破市场限制的关键,品牌忠诚度带来的复购率,将是企业的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