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回复: 0

亚马逊反击,Temu受挫?2025跨境电商新格局!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75

回帖

1199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199
发表于 2025-3-26 14: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马逊反击,Temu受挫?2025跨境电商新格局!

MU 2023 (530 × 330 px) (2).png
2025年,跨境电商市场风云再起。Temu、TikTok Shop 等平台凭借低价策略迅猛崛起,向亚马逊等传统龙头发起强力挑战。同时,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加剧、物流与供应链成本波动,行业的规则不断变动。

不只亚马逊调整战略调整,“四小龙”(Temu、TikTok Shop、Shein、AliExpress)的新一轮竞争也在升级。卖家该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全球市场中找准定位,在2025年激烈竞争中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电商竞争格局变化:低价模式的红利期已过
2023-2024年跨境电商行业的杀价竞争非常激烈。(新浪财经

1. 低价策略的成功与隐忧
过去两年,Temu、TikTok Shop 等平台靠着“工厂直销+补贴”策略,迅速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迅速崛起。表面上消费者享受到了超低价,实则整个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市场增长的天花板逐步逼近。 低价策略的成功依赖平台补贴,但补贴无法永久持续。当流量增长放缓,投资方开始要求盈利,平台势必削减补贴,最终将成本压力转嫁给卖家和供应链。如今,欧美消费者已习惯白菜价,一旦价格回归正常,市场需求可能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反噬。

过去卖家依靠选品、营销和品牌建设赢得市场,如今利润被极限压缩,卖家的角色越来越接近“代工厂”。平台主导一切,从流量到定价,商家只能在既定规则内博弈,甚至没有自主定价权。

因此,补贴退潮,只有两类玩家能存活——要么拥有极致供应链整合能力,要么具备强大品牌溢价。中间层的中小卖家如果不提前转型,很可能被淘汰。

2. 平台政策频繁变动,卖家面临不确定性
如今,跨境电商的流量已逐步回归理性,进入到利润重新分配的阶段。TikTok Shop 的佣金上调、补贴减少,平台开始筛选真正有竞争力的卖家。Temu 的模式则更极端,它已经把卖家变成了供应链端口,利润几乎由平台决定,严格的售后标准更是让许多卖家进退两难。

跨境电商已经从“卖家主导”向“平台主导”转变,商家在规则博弈中的话语权正在被削弱。

相比之下,亚马逊正在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分配利润——调整 FBA 费用、扶持品牌卖家,试图构建一个更具品牌价值的市场。

不过,无论是 TikTok Shop、Temu 还是亚马逊,调整方向都指向一个共识:流量会越来越贵,低价模式会越来越难,供应链效率和品牌力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二、2025年亚马逊如何重掌市场主动权?
平台竞争的本质,早已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是供应链控制权、数据主导权和消费习惯重塑的多维较量。

1. 降低FBA物流与仓储成本,吸引卖家回归
亚马逊在降低 FBA 成本的同时,并不是简单地降价来吸引卖家,而是在构建一个更封闭、更高效的供应链网络。整合了物流、仓储、金融等资源,亚马逊在培养 FBA 卖家深度绑定它的生态,一旦进入,就很难再脱离。

此举不仅能提高竞争力,还可以削弱 Temu 等外部平台对供应链的控制权。如果Temu 依赖中国供应链,亚马逊就利用 FBA+全球物流,重新建立一条更本地化的跨境供应链,降低单一市场的依赖,扶持更多地区的卖家。

2. 推出Amazon Haul低价商城,直接对抗Temu
Amazon Haul 的推出,表面上是对抗 Temu 的低价市场,实际上是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一次再教育。Temu 用极端低价让消费者形成“比价依赖”,但也带来了天然的隐患——消费者缺乏信任感,忠诚度极低。(worldjournal

亚马逊的玩法不同,它用 Prime 体系、物流服务和品牌溢价,让“低价”成为长期体验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补贴驱动。模式的核心,是让消费者在习惯低价的同时,依然认可亚马逊的品质标准,而非彻底沦为价格驱动型用户。

3. 强化AI智能推荐,提升购物体验
过去,流量争夺战是谁能投放更多广告,谁就能获得更多曝光。亚马逊当前却利用 AI 让流量精准匹配供应链效率——即哪些商品能更快送达、哪些商品能带来更高复购率,系统就会自动给予更高权重。试图改变由广告预算主导的流量池,将其替换为供应链效率和用户数据导向的综合竞争。

亚马逊的真正目标,不是和 Temu 在价格上硬碰硬,而是重新构建一个更稳定、更可控的跨境电商生态。

三、“四小龙”流量不稳定,盈利模式待优化
“四小龙”最大的挑战,不是补贴退潮,而是如何在低价竞争之外建立长期的盈利模式。Temu 和 Shein 依靠供应链效率和广告变现,但在欧美市场仍面临物流成本高企、品牌信任度不足的问题。TikTok Shop 依靠社交电商驱动增长,但直播带货模式在欧美市场的用户习惯尚未完全建立。相比亚马逊、eBay 早期依赖 GMV 增长,新平台仍需要探索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1. 低价补贴难以持续,盈利模式受考验
  • 低价模式的逻辑是“用补贴换市场”,但当补贴减少,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被抬高,复购率难以提升。
  • 供应链利润被压缩到极限,导致商家缺乏优化产品的动力,最终损害用户体验。
  • 提高佣金、增加广告收入是平台最直接的盈利方式,但这会推高卖家的运营成本,导致中小商家加速流失。
2. 物流和售后服务仍是短板
  • Temu 和 TikTok Shop 主要依赖跨境直邮模式,相比亚马逊本土仓,配送时间仍然过长,影响复购率。
  • 退换货流程复杂,退款率居高不下,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
  • 物流成本高企,特别是在欧美本土制造业回流的趋势下,未来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
3. 地缘政治和政策压力增加
  • TikTok Shop 在欧美市场遭遇监管阻力,一旦被封禁,整个跨境直播电商的模式都将受影响。
  • Temu 被指控逃避关税,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贸易监管。
  • 欧美正在推动本土制造业回流,未来跨境电商的贸易成本、合规要求都会进一步提高。

四、2025年跨境电商的价值重构:卖家如何应对?
跨境电商的竞争,已经进入一个“流量稀缺、供应链博弈、品牌认知重塑”的新阶段。不调整思路,就会成为市场变化的牺牲品。

过去,低价模式让所有卖家都被裹挟进了一个不断内卷的死循环——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质量和服务都在被迫妥协。买家也不再相信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联系,消费信任体系全面崩塌

而卖家虽然看似能通过广告投放、优化选品来提升曝光,但最终决定销量的,是平台的数据模型——谁的商品更能吸引停留、点击、下单,谁的库存周转率更高,谁的供应链成本更低,平台就会给谁更多流量。

如此一来,商家要是无法适应平台的数据偏好,即使产品好、服务好,也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展示机会。

事实上,对卖家而言,最危险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对市场变化的误判。

真正的竞争,已经从“谁的价格低”变成了“谁能让平台愿意推你”。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放弃单一平台依赖,寻求构建自己的流量池和供应链控制权。独立站、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社交媒体营销,甚至线下渠道,都在快速增加。

跨境电商的卖家要从“卖货思维”转向“经营用户思维”。不仅是提升复购率的问题,还有如何让消费者在无数低价诱惑中,依然愿意为你的品牌买单的效果。这一点不是只靠品牌故事、广告投放就能解决,必须有供应链、产品力、内容营销、社区建设的系统能力。

未来的跨境卖家,必须要跳出传统“选品+流量”的逻辑,转向“用户资产经营”——谁能沉淀更多愿意长期信赖你的消费者,谁就能在平台政策变化、竞争加剧、流量成本上升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竞争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