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拐点已至?市场正在向消费者倾斜
历经疫情、俄乌冲突、以及电动车革命等冲击,全球石油供应链一度陷入混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石油市场的长期趋势却出人意料地偏向了消费者一方。
据S&P全球商品洞察论坛的最新观点,供需失衡日益加剧,油价或将在未来一年持续下探。
究竟油价还能跌到什么程度?对依赖能源的行业和消费者来说,十分值得关注。
能源行业分析专家Richard Murphy指出,自2020年以来,石油市场经历了一连串的冲击,虽然在短期内确实推高了石油价格,但当危机逐渐平息,市场出现了两个关键变化:
1️⃣ 供应回升,甚至过剩 在高油价的刺激下,美国页岩油等高成本产能迅速回归市场,并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而新兴产油国如圭亚那的增量供应,也进一步加剧全球石油供应的宽松局面。
2️⃣ 需求增长疲软 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且欧洲的柴油需求因政策推动和消费者转向更环保的能源而持续下降;而中国目前新车销量中有一半是电动车,柴油需求也因建筑活动放缓和电动车普及而明显减少。石油需求增幅远低于从前水平。
不过,由于全球主要产油国大规模减产限制供应,2024年底的国际原油价格仍保持在每桶70至73美元,比2023年年底略低。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至每日1.039亿桶,增幅约为每日110万桶。但供应增长预计将达每日1.048亿桶,比需求多出约100万桶,供过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石油市场持续面临价格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汽油和柴油需求趋于饱和甚至下降,石油化工领域却成为新的增长点。石化原料如石脑油、液化石油气(LPG)和乙烷的需求是推动石油消费的主要动力。
目前,约每日500万桶的原油产能被刻意限制进入市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原定于2025年初放宽的OPEC+减产计划,为防止供需失衡进一步恶化,可能也不得不再次延后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