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个人理财] 普通人怎么应对关税战?跟零售巨头学囤货之道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75

回帖

1199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119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通人怎么应对关税战?跟零售巨头学囤货之道
MU 2023 (530 × 330 px) (1).png

2025年的关税大涨来势汹汹,不只钢铁和芯片,就连日常用的橄榄油、米、奶酪、巧克力、即溶咖啡,全都被列入加税清单。来自欧盟与亚洲的进口商品成本将全面上扬,消费者正站在涨价潮的风口。
但让人意外的是,Costco与沃尔玛两大零售巨头,却并未急于全面涨价,反而在多个场合强调控价优先。他们靠什么抵御成本上涨?对普通家庭来说,哪些品类才是真正会受到冲击的?

一、特朗普新关税如何影响零售商品成本?
2025年春季开始,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把关税加到了更多日常消费品上,重点锁定欧盟和亚洲几大出口国。(ctee
以下是部分已公告的关税项目:
  • 欧盟产橄榄油、奶酪:关税上调至20%~28%
  • 印度、泰国产米类商品:关税最高至37%
  • 瑞士制成品(如巧克力、咖啡粉):关税提升至31%
  • 韩国农产加工品(如烤海苔):关税达25%



商品多数是美国家庭日常消费频率不低的食品,一旦涨价,会直接反映到超市货架上。如果零售商没能力或没意愿吸收这部分成本,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然而,加税影响的不仅于此。大多数零售商很可能将重新思考自己的供应链策略——哪些物品还值得继续进口?哪些商品要换产地?哪些干脆要下架?形成真正的中长期冲击

对消费者来说,物价只是第一层影响,接下来可能连商品的种类、来源与品牌生态都会发生变化。习惯的商品也许很快就不在货架上了

二、Costco:全球采购 + 弹性运补 + 控涨决心
关税全面上涨的情况持续,Costco却没有直接将上升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反而在财报会上明确表态:公司正重新谈判供应合约、调整采购布局,并尽量利用全球采购的议价优势,把影响压到最小。(money.udn

🧩 成本控制三大手段:
1. 全球采购权重大、议价空间足
Costco作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具有庞大采购量与集中订单优势,能向上游争取更有利条款,甚至重新分配产地以避税。比如像意大利的奶酪,部分已经改成向拉美或美国本地供应商采购。如此迅速、灵活的切换供应,对多数零售商来说根本办不到。

2. 物流系统有弹性,危机应对早有经验
早在2021年全球航运危机时,Costco便曾主动包租货轮、直接控制物流链节。今年虽未明言是否再次包船,但其执行长Ron Vachris强调,团队会保持高度敏捷,确保商品顺利抵美。

3. 品类筛选 + 吸收部分成本
目前确定会受影响的进口品项大约只有七种,集中在起司、香米、巧克力等。Costco透过压缩利润或交叉补贴方式,减缓涨价幅度,至少在2025年下半年不会全面调价。尽最大可能维持大多数品类的稳定价格。

三、沃尔玛的本地制造结构成为底气
沃尔玛同样面临类似关税压力,但受影响程度较轻。据最新财报,沃尔玛卖的商品中有将近三分之二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组装或种植的。绝大多数商品压根就不在加税名单上,天然规避了涨价风险。

因此,沃尔玛不需要改采购地、不用谈新协议,商品照进、价格照挂,该买的消费者还是能买得到、买得起。再加上沃尔玛在物流效率、低价采购上的长期优势,将与好市多齐名,拥有最稳健的获利前景。

关税对它们的冲击不如对中小零售商大。

别小看在地化结构,它不仅是眼前价格不涨的关键,或许也是在特朗普任期中零售生态的主导趋势。谁能把生产和供应链尽可能留在美国境内,谁就能少受地缘政治与政策波动的拖累。

四、消费者最应警惕的涨价品项
目前已知的高风险品类与商品包含:
商品品名
原产国
预估关税
涨价风险备注
科克兰混合橄榄油
欧洲多国
20%
进口依赖度高
Parmigiano Reggiano起司
意大利
20%
難以用美国产替代
Manchego奶酪轮
西班牙
20%
属于特色高端品
Royal Basmati香米
印度
28%
亚洲家庭主食品项
Thai Hom Mali茉莉香米
泰国
37%
亚洲进口依赖大
Lindt瑞士巧克力
瑞士
31%
高端零食品类受冲击
雀巢即溶咖啡粉
瑞士总部
31%
原豆虽多元,但成品归类受税
柯克兰烤海苔片
韩国
25%
亚裔社区常用零食
✅ 这类商品多属进口食品或零食,如果你平时有囤货习惯、或饮食结构中占比较大,建议提前关注库存变动与售价趋势。

五、如何降低自身消费风险?
不是每个人都能左右政策,但我们能决定怎么买、买什么。想要在这波物价上涨中少受影响,其实就靠两个重点:选对渠道,买得聪明。
✅ 优先选择低风险商品来源:
  • 美国本地制造:像美国产的大米、起司、冷冻食品、零食品牌(例:Great Value、Marketside),都不在关税波动圈内。
  • 北美贸易协定国家:美国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征收25%的关税,但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的商品可免于此关税。 (bookweb
  • 大型零售商自有品牌:像Costco的科克兰,部分商品虽然进口,但来源国未必在被加税名单中,反而更稳。



✅ 操作建议,现在就能做的三件事:
  • 高频商品提前囤货:如果你家的咖啡粉、香米、海苔是常备品,建议趁价格还没变动前,买足2~3个月的量。
  • 看清会员政策:Costco等会员店通常有退换货保障,甚至支持价格追溯退差价。
  • 开始尝试替代品:涨得快的商品不如先换品牌试试,像起司、巧克力、米类,部分美国品牌也很不错。



六、寻找消费韧性
Costco和沃尔玛之所以能稳住局面,不只是因为体量大,而是因为它们早就建立了多元化、可调度的供应系统。而普通消费者,也可以用相同逻辑来做选择:
  • 选结构稳定的品牌,少踩涨价雷区
  • 认清哪些品类容易受影响,提前做准备
  • 不迷信原产地,多尝试更适合当下的新选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