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9日,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公布了美国关税最新消息,涵盖对2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率调整。
仅五国出现加税:日本(+1%)、马来西亚(+1%)、汶莱(+1%)、菲律宾(+3%),以及加幅最大的巴西(+40%),税率升至了 50% 。 (nypost.com)
加拿大关税则是额外追加的。因为特朗普认为加拿大并未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国,所以将其单独列入 8 月 1 日起生效的 35% 关税名单特别处理。
对等关税清单共计22国,包含亚洲、非洲、东欧与拉美国家。其中,南韩、南非、印尼、泰国、阿尔及利亚在内的5国税率维持不变;其余12国则整体小幅下调,调整幅度集中在5%以内。
日本、南韩、马来西亚、哈萨克、摩尔多瓦与汶莱被设定为25%;南非与波士尼亚、利比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为30%;印尼为32%;孟加拉与塞尔维亚为35%;泰国与柬埔寨为36%;缅甸与寮国为40%;菲律宾为20%;而巴西则被加征至50%,为所有国家中税率最高。
最新一波还将加拿大单列,加征35%关税,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
其中,柬埔寨税率较 4 月下降了 13%,斯里兰卡下调幅度为 14%,是本轮关税调整降幅最大的两个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台湾并未被列入这 22 名单之中,是否后续纳入仍具不确定性。
特朗普关税政策愈发难以预测
起初,特朗普主张对等关税——别国对美国征多少关税,美国就以相同比例回应。但从近期动态来看,他的目的已经不只如此了。
尤其是对加拿大关税一次性调高到35%。原因甚至不是贸易逆差扩大,而是芬太尼问题。将非经济议题纳入关税决定的做法,会破坏以往以数据为基础的逻辑,视为情绪关税。最大的影响就是不可预测——政策不再依据贸易本身,而是受到情绪、民意等其他议题影响。(thetimes.co.uk)
近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表态,如果某些国家选择金砖国家(BRICS)立场,美国将对其加征关税10%。把关税政策作为维持美国霸权的筹码。
企业面对的已不再是单一的美国关税税率问题,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因特朗普或突发政治动向而调整的商业环境。从中美关税对抗到中国关税反制,再到日本关税、巴西关税、加拿大关税等国的连锁应对,每次政策波动都会牵动出口成本、供应链布局与利润预期,风险剧增。
受关税冲击最大的会是什么?
巴西无疑排在最前面。50%的高关税一出,当地经济部直接警告称 GDP 可能因此下降约 1.2%。汇率马上应声走弱,企业和政府都在紧急评估应对策略。
而加拿大和日本皆产业链与技术转移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如菲律宾和孟加拉,情况也不妙。(Reuters)
这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美国消费者压力势必也会随之增长。6 月个人消费支出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就是大家提前抢购、把进口囤货的后劲不够了。一旦关税将推动物价弹升,美联储和摩根大通都警告,通胀压力会一路延续到 2026 年。
如今,特朗普对贸易谈判愈发不耐,已经表现出可能放弃协商、直接设定关税税率的态度,引发国际高度关注。白宫也预计将于近日公布新一轮被特朗普认为“已无谈判价值”国家的关税清单。企业应当密切关注。
本文整理的是2025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调整全貌,但真正影响企业决策的,不只有数字,还涉及背后的供应链重组、通胀、以及产业格局的变化。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深入拆解这场关税风暴的后效应:哪些产业正在被迫转向?哪些企业又已经调整原产地和出口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