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的制造依赖全球化的供应链,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横跨多个国家。因此,当美国政府宣布对多国加征关税时,航空制造业首当其冲。零部件采购成本的飙升,使制造商不得不提高整机售价,更推高了行业整体运营成本。
但问题不止于此——当飞机变贵,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上升,最终承受这笔账单的,可能就是物流行业。货运航班的运营费用增加,航空货运成本便将随之攀升。这一变化将如何波及整个供应链?物流企业是否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
一、关税推高飞机制造成本
1.飞机制造业依赖全球供应链
飞机制造业极度依赖国际供应链。关键零部件如电子系统、发动机和机身结构材料等,一般来自多个国家。以波音 737 为例,该架飞机的生产就涉及 700 多家供应商,零件数量高达 200 万个,背后是一张复杂且紧密相连的全球供应网络。
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2024 年的报告,美国航空制造业的主要供应国包括法国、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英国,而电子元件中仍有约三分之一依赖中国进口。因此,当美国对这些国家的零件征收额外关税时,制造商的采购成本将大幅上升,使整个行业成本压力陡然加剧。
2.受影响的关键零部件
此次关税上调,直接影响了飞机制造中最关键的几个零部件。
首先是电子元件,现代飞机的电子系统占整机成本约20%-30%,其中有许多都依赖中国供应,一旦关税提高,整机成本自然也会增加。其次,是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比如 Rolls-Royce 的发动机部分零件来自加拿大,如今发动机本就占飞机制造成本的 10%-15%,还要面临 25% 关税,对最终售价影响不小。
而由于北美供应链长期以来的高度互通,许多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跨境流通。然而,当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上调,任何涉及跨境供应的零件都可能面临更高的进口成本。
二、物流成本上升
飞机制造成本上升的连锁反应不仅影响航空公司,还将推高全球物流行业的运营成本。
1.货运运力下降
面对飞机制造成本的上升,航空公司很可能会推迟购买新货机,甚至缩减原本的采购计划,使未来市场上的货运飞机数量将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旧飞机的维修成本也在增加,为控制开支,航空公司可能还得进一步减少货运航班,运输资源还会更加紧张。然而,货物依然需要运输,货运需求并未减少,但可用的运力却更少了。供需失衡之下,运费上涨成了必然,物流企业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2.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转嫁
当飞机制造和维修变得更加昂贵,航空公司为维持利润,势必将提高货运价格。带动国际快递的运费上涨 5%-10%。不仅如此,航空公司还可能调整航线,减少那些利润较低的短程货运,优先安排长途、高收益的航线。若是部分地区的货运航班减少,物流成本也将随之增加。
3.全球供应链调整
此外,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也会让物流变得更加昂贵。面对关税上涨,许多制造商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减少从中国进口零部件,转向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然而,调整并不能立刻降低成本,反而可能增加运输时间和管理成本,让物流变得更加复杂。而为了减少跨境运输成本,将生产转移到本地的企业,其供应链布局也需要时间和成本,短期内反而让物流成本更高。
三、物流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物流成本上升,物流企业需要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以降低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
1.短期策略
物流企业可以与客户合作,重新评估关税变化对运输需求的影响,并优化运输路线。
与航司和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稳定运费,降低短期价格波动的影响。
受关税影响的企业可以尽可能地提前囤货,在关税全面实施前增加库存,降低成本压力。
2.长期策略
降低对单一国家供应商的依赖,减少未来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
在低关税地区建立分拨中心,减少跨境运输需求。
物流行业并非只能被动接受现实。在成本上升、供应链变动的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能否迅速调整策略,也是决定在未来市场中竞争力的关键。
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格局,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应对关税的短期方案,更是适应市场新常态的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