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0

0

关税影响全面扩散,美国消费者准备好买单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UPSRealty 于 2025-7-21 16:04 编辑

MU 2023 (530 × 330 px).png

最新的关税落地后,美国将从8月1号开始,对全球进口平均课征 20% 的高额关税。

尽管短期价格能被各大品牌的库存策略延缓,但价格传导到消费端只是时间问题

究竟涨价会从哪里先爆发?品牌会保利润还是保市场?对等关税影响各国的同时,美国本地能撑住这个消费价格吗?

特朗普关税将影响哪些产品?
即便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并未像分析师担心的那样,出现关税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但最新数据显示,特定消费品价格已开始反映出成本压力

据联邦政府本周公布的通胀数据,家具、服装与3C产品的价格已率先走高,其中耐用品的环比涨幅甚至超过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像玩具这类几乎完全仰赖进口的品项,在6月的价格上涨速度甚至达到了两个月前的6倍

且业界评估,若依照税率实施,下半年美国消费性电子产品价格将全面上扬包括iPhone、安卓手机、笔电等品类,预计涨幅至少在10%以上,对日常消费品的影响正逐步浮现。

这一轮特朗普关税所造成的额外成本,可能在短期内将美国消费者物价推高约2.1个百分点。如果美联储未能及时进行调控,势必会出现更大的通胀压力,侵蚀美国家庭的购买力。

库存缓冲:苹果与五大PC厂抢时间
面对关税的不确定,科技巨头们选择先抢时间,再谈价格。

苹果自农历新年后便开始预拉货,用时间换空间。截至目前,苹果仍持有超过两个月的成品库存,足以将关税冲击延后至年末假日购物季之后。

其他厂商,如华硕自去年第四季起便大举出货,将笔电与主板集中运往美国,库存水位足以支撑三到六个月。CEO胡书宾坦言,提早备货的目的,就是为了先卖完再谈涨价,在关税全面生效前抢下市场与利润空间

至于惠普与戴尔,囤货动作不若华硕激进,却已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示目标:确保9月前,北美市场销售产品中中国产比例低于10%,以减轻特朗普对华关税的冲击。两家公司也同步压缩促销折扣,准备在成本走高的情形下守住利润。

反观联想,由于未能提早应对4月突如其来的25%对等关税,该公司上半年利润蒸发5,000至6,000万美元。管理层也坦承,目前仍在努力将部分产能转出中国,配合美方对供应链去中化。

不同企业的应对速度直接决定了关税影响的程度,也凸显了关税战所带来的难题。

涨价倒计时:10%只是起点
消费者目前在价格上感受到的压力,其实只是开始。

加价效应总是滞后于关税调整,据测算,若特朗普对华关税完全转嫁至零售价,影响将远超市场预期:智能手机平均零售价将上涨31%,笔电和平板涨幅达34%,游戏机甚至可能暴涨69%

摩根士丹利甚至分析,新增关税每年恐让苹果损失260亿美元,惠普与戴尔也将因此几乎失去全年净利关税战对科技制造业的财务冲击正在扩大。

如果企业无法顺利将关税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就只能裁员、压缩研发、降低售后来省钱。如此一来,受影响的就不止供应链的投资节奏,企业还得牺牲服务质量与长远竞争力。

关税影响扩散:企业抢货潮后是库存危机与涨价循环
如今Q2全球PC出货量年增6.5%,达到6,840万台,增长却是出于厂商抢在特朗普关税增加之前加紧拉货的策略。

到第三季末,整体需求显著转弱,若终端销售未跟上,后续压力会迅速回流至企业端。最终也绕不开一个结果:消费者将成为真正的买单者。(My IDC)

企业怎么撑过特关税战?三招打造抗压供应链
企业的核心做法可归纳为三种:
  • 首先是产地多元化布局。为减轻特朗普对华关税带来的长期压力,Foxconn、Tata 等代工巨头正持续在越南与墨西哥扩大产能。以苹果为例,其硬件供应链正在加速向南亚与北美转移,试图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降低风险。
  • 第二步是商品结构优化。如 Levi’s 和 Nike 等品牌已开始精简产品线,将销量较低的长尾款式砍掉约 10–15%,集中资源提升畅销品的流转速度。这种做法不只在服装领域奏效,也逐渐被3C品牌借鉴。
  • 最后是成本控制与自动化升级。惠普宣布将在两年内节省 20 亿美元支出;Dell 则透过减少促销折扣以稳住利润率;而在组装端,多数电子代工厂开始导入自动化技术,降低人力需求,进而分摊额外成本。(Seeking Alpha)


了解最新美国对外关税统整?阅读更多:2025美国关税最新统整:哪些国家被加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