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UPSRealty 于 2025-9-25 16:28 编辑
一、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关税豁免终结
自 2025 年 8 月 29 日起,美国正式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小额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政策,800 美元以下的进口包裹不再能免缴关税,无论金额大小,所有进口包裹都必须缴纳关税。
如今,只要进口商品到美国的成本都会因为关税、清关费用,甚至附加服务费而上升。影响的不仅有依赖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现在普通消费者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二、消费者面临的关税冲击
数据显示,在取消 800 美元免税政策后,每日免税包裹数量从 400 万件骤降至 100 万件,仅剩原来的四分之一。
且有 44% 的消费者已经注意到跨境商品价格上涨,43% 发现运费比以前更贵,31% 的商品物流延迟,更有 45% 已经停止在 Temu、Shein 等国际平台购物。
1. 高额费用让跨境购物失去意义
有顾客在瑞典官网买了一件 77 美元的衬衫,结果除了 30 美元运费外,还被额外收了 42.35 美元的税费,等于多付了一半的钱。还有人从加拿大买了一个 640 美元的烤箱零件,却收到一张近 1,200 美元的政府收费账单,另外还要再付 128 美元的清关手续费。
类似情况越来越多,因为卖家为了应对关税和合规成本,不得不把运费和附加费大幅提高。消费者原本觉得跨境直邮更便宜,现在算下来反而更贵,跨境购物的吸引力正在快速下降。
2. 关税比例显著增加
不少消费者反映,即便只是几百美元的小额商品,通常也需要额外支付约 30% 的关税。(实际以原产国 MFN 税率 + 额外关税/费用为准)比如,一双 100 美元的鞋子或化妆品,还要再付 30 美元税费。虽然不同品类的关税比例各不相同,但整体水平普遍偏高,跨境购物的价格优势迅速消失。
3. 收货延误与不确定性增加
跨境电商曾以几天就能国际直邮到货吸引消费者,如今,海关的拥堵和积压导致清关效率明显下降,不少包裹延迟一到两周甚至更久。
三、平台与卖家的经营压力
1. 电商平台遭遇重创
加拿大知名电商平台 SSENSE 因美国关税新规导致税费成本陡增,再加上资金链紧张,已在加拿大申请破产保护。看得出取消小额豁免不仅让普通消费者买单,更使依赖跨境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经营压力骤然加大。
2. 国际邮政系统混乱
免税政策刚落地时,有多个国家的邮政机构一时间反应不足,导致跨境物流服务中断。澳洲、德国、日本等地的邮政部门还宣布,近期将暂停或限制普通商品寄送至美国。
3. 卖家模式的被迫转型
面对关税政策的变化,跨境电商卖家一般得在两种模式之间做选择: - 完税交货(DDP):卖家提前代缴关税,并将税费计入商品售价。消费者收货时无需额外支付,但商品价格全面上涨,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
- 未完税交货(DDU):由消费者在包裹入境时缴纳关税。如果买家拒绝付款,包裹将被退回甚至销毁,卖家可能因此遭遇差评、索赔甚至催收纠纷。
为避免退货与拒收风险,越来越多卖家只能采用 DDP 模式。但跨境商品的整体售价也抬高了,原本的低价优势不再。
四、小额免税包裹取消的影响
对消费者来说,免税取消就代表着境购物不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避免额外的关税支出和复杂的流程,转而选择美国本地电商平台,或者直接在境内零售商购买商品。跨境购物的吸引力因此明显下降。
而对跨境电商平台和供应链来说,平台要么承担关税压力并提高售价,要么减少在美国市场的投入,削减商品种类和供应规模。但这也让美国市场对海外小型品牌的吸引力下降,跨境电商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艰难。
美国政府取消小额包裹免关税的意图已经初步奏效。消费者真的在减少购买海外的东西,转而选择美国本地的商品。美国自己的制造业和零售业也能得到更多支持。至于效果能不能持续,还需要时间观察,但至少可以看出,本地的供应链正在慢慢变得更有优势,特别是在价格不高的日用品市场,美国厂商可能会拿到更多订单。
那么在中美贸易紧张的情况下,TikTok是如何做到利润仍在高速增长的呢?点此阅读更多!
五、免关税取消后的消费建议
1.下单前确认关税政策 购物前先确认电商平台的价格是否已包含关税。如果平台未说明,收货时可能会被额外收费。
2.优先选择 DDP 模式 DDP(Delivered Duty Paid)模式虽然单价更高,但关税和清关风险都由卖家提前承担,能减少退货和扣关的损失。
3.谨慎考虑退货成本 即使退货成功,已缴纳的关税通常无法退回。意味着退货的成本会比过去更高。
4.权衡时间与成本 取消免关税后,跨境购物的配送时效也更不确定。如果是紧急需求,建议尽量避免依赖跨境直邮。
5.寻找本地替代渠道 部分商品在美国本地市场的价格更稳定,不仅能避免额外的关税负担,退换货流程也更方便。
小额豁免的终结,标志着跨境电商赖以发展的低价红利画上句号。消费者不再能轻松享受免税优惠,平台和卖家也必须调整运营模式。
六、常见问答 FAQ
1) 美国已正式取消小额豁免(de minimis)?何时生效?
是的。2025 年 8 月 29 日开始,美国取消了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的规定。也就是说,现在所有包裹,不管金额大小,都要交税。
2) 取消后,低价包裹要缴多少关税?
一般会按照不同国家和商品类型收税,大概在 10% 到 50% 之间。政府还设了个过渡期:前六个月,包裹可以按照每件 80 到 200 美元的固定税来交,具体金额取决于原产国。(The Washington Post)
3) 关税对全球跨境电商有什么影响?
影响非常大。政策一上路,寄到美国的国际包裹量比前一周直接少了 80% 以上。很多国家的邮政和快递公司因为来不及适应,出现了大规模延误,甚至干脆暂停服务。
4) 哪些邮政/承运商宣布暂停或恢复?
- 日本邮政:公告因美国新规,暂停受理部分寄往美国的包裹。后续按新流程逐步恢复。(郵便局)
- 德国 DHL/Deutsche Post:8 月下旬宣布暂时暂停德国发往美国的企业邮包;9 月下旬恢复,但明确需收取关税与清关费。(DHL Group)
- Australia Post(澳洲邮政):8 月 26 日起暂停发美国的包裹,之后通过合作方式才分批恢复。(Reuters)
5) 买家拒付关税会发生什么?包裹会怎样?
如果你拒绝付税,邮局会直接把包裹退回寄件人。按照美国海关规定,快递和货代公司必须先收齐关税,才能把货放行。否则,包裹就会被滞留、退回,甚至还可能收处理费。
6) DDP 与 DDU(完税交货 vs 到付关税)怎么选?
- DDP:卖家在结账时预收并代缴关税/清关费,消费者到货无需再付。收到货的时候不用再付钱,但商品价格会比较高。
- DDU:货到了美国才补税。风险大,容易延误。现在大多数物流公司都建议选 DDP,更稳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