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BDLogistics 于 2025-7-24 13:54 编辑
最近国际油价逼近每桶 70 美元。表面上,IEA最新报告说全球今年的石油供应每天会增加 210 万桶,远高于需求的增加 70 万桶。但截至7月18日当週,美国原油库存平均减少了约160万桶。汽油与原油库存双双下降,呈现出需求回暖的迹象。
原因包括特朗普祭出的次级制裁让市场担心供应中断,再加上夏天本就是用油旺季,双重压力之下,全球油价与国际油价都有回升可能。
次级制裁:政策预期影响现货定价
7 月 14 日特朗普宣布,如果俄乌战争在 50 天内还停不下来,他会对所有买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的国家加征 100% 的次级关税,相当于放话即将采取能源制裁。(reuters.com)
若制裁真的实施,俄罗斯石油的出口将被大幅削弱。现在俄罗斯大约一半的海运原油都卖给了中国和印度,便宜的俄油更是两国炼油厂维持利润的关键。
美国部分国会议员甚至公开警告:“谁买俄油,谁就要付代价”,不仅点名了中国和印度,连巴西也被提及。市场因此推测,如果俄油突然断供,中国和印度可能会被迫转向中东、非洲抢货,让全球油价变得更贵。
所以7 月中旬后,市场因为担心供应出问题,布伦特原油和 WTI 的价格一度上涨了 2%,创下几周来新高。也有不少油市报告解读这是供应变紧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现在正值夏季油需高峰期,全球很多炼油厂加工率都维持在高档,但市场上可以动用的石油库存却还在低位。即便OPEC增产,也不可能马上补上缺口,短期的油价走势会更加敏感。
炼油厂加工率与夏季油需
IEA表示,为了应对假期旅行增加和夏季空调用电需求,全球炼油厂在5到8月期间的原油加工量将比前几个月增加370万桶/日。同时,由于夏季高温导致电力紧张,用来发电的原油燃烧量也翻倍,达到每天90万桶。
加工速度加快,就导致石油库存快速下降,带动原油需求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虽然OPEC增产、逐步取消减产措施,但市场上的即期船货依然紧俏,现货价格折扣没有扩大,实体市场对现货的需求依旧强烈。(worldjournal)
如今的现象十分矛盾:虽然石油产量充足,但实际交付环节依旧吃紧。表面油多、实则紧张的局面也是当前石油市场分析和油市报告关注的重点。
影响与未来判断
如果次级制裁真的生效,俄罗斯石油就必须绕道第三国才能出口,不但航程拉长,保险费用也会变贵。这会直接推高整体成本,因此不少石油市场分析报告都开始上调今年底的石油价格预测。
对企业来说,像是炼油厂、航空公司、重化工业这些依赖大量石油的行业,都必须提前锁定货源,或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才能稳住成本。特别是在美国,如果加州的新油井没能顺利开采,那在特朗普关税背景下,企业的能源支出很可能出现意外上涨。
从投资角度看,短期市场仍以夏季油需旺季和对制裁的预期为主;但从长期来看,关键要看OPEC增产的节奏,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推广后,会不会持续压缩原油需求。
接下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特朗普次级制裁真的实施,它很可能不只是针对俄罗斯,而是用来间接制裁中国。
在全球油价高涨的背景下,原本讨论度不高的氢能源汽车也又被拿出来当成替代方案。说明现在的能源问题也已经不只是供需问题,而是牵涉到政治角力和能源结构转型的布局。
Q&A 常见问题
Q:短期仍能现货交易吗? A:现货市场仍有空间,但在结算与保险环节存在美元结算风险,预计石油贸易商将加快寻找替代金融通路。
Q:加州增产是否能把国际油价拉回60美元? A:目前新增产能体量不大、投产周期又长,若无OPEC增产协同推进,难以实质拉低全球油价中枢。
Q:为何OPEC增产压不住油价? A:因为其增产节奏仍落后于夏季油需与炼油厂加工率上升速度,加上制裁风险与地缘溢价持续,市场对实际可用出口量始终心存疑虑。
面对缺工+缺料的结构性困局,不只是营建行业,许多仰赖进口与人工的领域也正同步承压。 延伸阅读更广泛的供应链、制造与贸易趋势:
|